rss
    0

    开云体育登录-热火客场连胜,后卫发挥出色

    2025.09.11 | 开云体育 | 32次围观

    辽报君说

      徐继生是在黎明公司党委副书记的工作岗位上退休的,尽管当上了这个大型军工企业的高层领导,但他说:“现在回想起来,我工作这几十年,最怀念的还是在车间的那些年”。

      徐继生的理想是成为“红色工程师”,因为他觉得做这一行光荣!

      他为什么选择做这一行业?又是如何拼命去奋斗的?咱们一起来看看↓↓↓

      

      

      思念老友

      ——写给在贵州的“黎明人”(的)一封信

      回忆五十年前,你们为了参加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三线”建设,离开黎明去了贵州,一下就变成了黎明人贵州籍。

      半个世纪过去了,在这一刹(霎)间我们都成了耄耋老人了。有时,回顾起退休前我曾三次去贵州出差,也曾见过一些老同志老战友,他们对我都是那么亲切、那么热(情)和那么纯朴(淳朴),问长问短,让我深受感动。我还清楚记得,在平坝、在460、170、450、160等厂,会见了不少的老同志、老朋友和我的老领导,并在170厂的文化宫召开了座谈会,让我们敞开心扉畅谈友谊和健康,最后我们合影留念,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有幸赶上了这个美好时代,如果再有机会让我们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回老家看看变化,相聚在黎明回忆过去,畅谈美好的未来,该多好啊!一句话,想念你们老朋友老战友,祝福你们快乐、健康、长寿,让我们共同期盼幸福团聚那一天的到来!

    你们的老友黎明公司徐继生

      我的理想是成为“红色工程师”

      徐继生家的客厅里悬挂着一张大合影,那是1983年他作为黎明机械公司(现称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黎明公司)工会主席参加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拍摄的。

      1959年,徐继生从哈尔滨航空工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大型军工企业“410厂”,也就是今天的黎明公司。他还记得,第一天迈进工厂大门时,他挺着胸昂着头,脚下的步子特别有力。

      为啥?因为光荣呀!

      “加入工人阶级队伍,而且是在大型军工企业上班,能不光荣吗!”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徐继生说。哈尔滨航空工业学校是一所重点培养航空工业专业人才的中等专科院校。徐继生说,当年进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怀抱着成为共和国红色航空工程师的远大理想,“我也不例外”。

    热火客场连胜,后卫发挥出色

      拼命干活,从不觉得苦和累

      进厂后,徐继生被分配到30车间。30车间负责生产发动机涡轮叶片。第一年是学徒期,徐继生的记忆里,“那一年,我每月挣37元钱,粮票定量是28斤”。

    热火客场连胜,后卫发挥出色

      “30车间有不少老工人,素质高,能力强。有他们带头,全车间没有一个人说二话。”徐继生记得,厂里号召“大干100天”,工人们真的是说干就干,“每个人都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啥叫没日没夜,我们那时候就是没日没夜。晚上困了,躺在车间里的凳子上眯一会儿,饿了就扒拉一口自己带的饭。我跟着师傅拼命干活,从不觉得苦和累。”

      给“家”干活,谁不卖力呀

      1960年,徐继生作为青年技术人才被调入车间工艺室,当上了工艺员。“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一台发动机是由上万个零件组成的,我的工作就是为制造零件编制工艺规程。简单地说就是工人要照着你画的图纸、你制定的工序来作业,这项工作可是一点也马虎不得。”

      “以厂为家,这四个字我深有体会。从30车间到整个黎明公司,就像是一个大家庭。那个年代说起‘厂子’两个字,就跟说‘我家’一样。给‘家’干活,谁不卖力呀!”徐继生感慨地说,“那时候,车间里不管是领导还是一线工人,大家都一样。重活累活,加班加点,领导得带头。领导冲上去了,工人当然跟着冲,就像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不分你我。领导可不是什么享福的差事,反而比谁都累。”

      最喜欢跟老工友聚会

      1998年退休后,徐继生的生活圈子依然与黎明公司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这代人,生命是嵌在机器上、融在工厂里的。”徐继生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跟当年一起工作过的老工友、老同事聚会,“2015年,我们30车间的人聚了一次。幸亏有那次聚会,这两年走了好几个呀。唉!”徐继生说,自己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只有跟老兄弟们在一起才能把脑海里那些褪了色的片段影像再连接起来。

      “我心里最惦记的是30车间去贵州的一批人。”1968年,为支援三线建设,30车间的部分职工调往贵阳,从此便在当地扎了根。退休前,徐继生曾去贵阳探望过他们,但近些年,联络少了,彼此都失了音讯。“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不少人都八九十岁了。想见面,难呀!”徐继生从书柜里翻出黎明公司的老稿纸,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了信里。

      “记者同志,你帮我寄到贵阳吧。”徐继生边写边说着。

    来源:辽宁日报

    新媒体编辑:张卓

      两地书|退休老工人写书不会打字,公司老总免费给他当“编辑”

    辽宁日报新媒体中心隆重推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开云体育观点。
    本文系授权开云体育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